百老汇是一个已经风光了近百年的世界著名戏剧表演区。这里不仅诞生过像朱莉•安德鲁斯、马龙•白兰度这样的巨星,更制造了像《音乐之声》《欲望号街车》《狮子王》《歌剧魅影》《猫》《西贡小姐》等闻名世界的经典剧目。在百老汇大街上的几十家剧院代表着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的戏剧表演最高水平。能在百老汇上演自己的剧目或是参加百老汇剧目的演出是无数编剧、导演、演员们的梦想。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从四面八方而来,为了“站在聚光灯下”在这里奋斗、成长。他们成就了百老汇的百年辉煌,同时也完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百老汇的中规中矩、通俗商业到外百老汇的低成本、非商业运营,再到外外百老汇的先锋前卫、实验探索。整个表演区可谓包罗万象、兼容并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经典的歌剧、音乐剧,也可以看到先锋前卫的小众剧作、实验演出。你可以欣赏到大明星们的精彩表演,也可以看到白天还在餐厅端盘子晚上却在舞台上激情绽放的不知名的演员们的炽热真情。百老汇就像一台巨大的、充满活力的,貌似一盘大杂烩却运行良好且佳作频出、众口皆调的文化产业机器。这台机器不仅为纽约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之都做出了艺术声誉方面的重要贡献,并且每年为纽约市带来了包括演出业、餐饮业、酒吧业、礼品业等数以十亿计的高额文化及周边产业收入。作为一个文化表演区,它在商业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令世人瞩目。
《戏剧制作指南》
〔美〕唐纳德•C.法伯著 孙亮译 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18年5月版 定价158元
作为世界著名的表演区,百老汇的成功当然不是简单的一两种因素促成的。工业革命后西方文明的强势崛起、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一枝独秀、作为新大陆文化所独具的开放、包容、进取的拓荒精神等,都是百老汇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它五光十色、嘈杂炫目的外表和快速运转的轰鸣之后,这台机器严谨的、精密的、部件完整且高效的运行机制却是百老汇能取得成功的切实因素。百老汇的演出,规模从小到大、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成熟和完备的戏剧制作流程和演出机制。虽然这套机制并不能保证每个剧目都是大获成功的,但它可以保证大部分演出在项目立项之初就规避很多风险,并在演出过程中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声誉或是利益。这对我们今日中国的演出市场而言,应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虽然中美两国在文化、经济、民族传统及主流价值观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我们并不可能完全照搬百老汇或是伦敦西区等外国著名表演区的成功模式。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还是可以借鉴、参考百老汇等国外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完善、发展、创造出更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良好的文化演出机制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管理系副主任孙亮女士翻译了由美国资深戏剧制作人、导演唐纳德•C.法伯博士撰写的《戏剧制作》(ProducingTheatre)一书。本书的中文译名为《戏剧制作指南》。全书不仅详细而专业地讲解了在百老汇及外百老汇等地区戏剧制作和演出的全部流程,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提供了大量真实的百老汇戏剧制作及演出工作合同的完整文本。这些合同包括戏剧制作及演出的诸多环节,所涉及人员包括投资者和主创人员等,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原汁原味的百老汇戏剧生产链。本书的英文版在美国多次再版多次脱销,是美国戏剧制作方面的重要读本。